足迹
都市极品百度百科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411章 生死共存亡(第1页)

很快,叶不凡便接到了第二个电话。  打电话来的,居然是熊霸。  "叶先生,中村宏光居心不良,来者不善,对咱们大夏国的影响十分恶劣,我们军部上下都快气炸了。"  熊霸正色道:"碍于身份,我们军部不方便表态,我打电话给你,是想告诉你一声,什么狗屁东洋医圣,给我干他,有什么需要,你招呼一声,我们军部一定鼎力支持。"  "行,那我先谢了。"  叶不凡点了点头,满口答应下来。  "正所谓,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!"  熊霸正色道:"叶先生,咱们大夏国贸易部和对外交流局,第一时间收集了大量关于东洋汉方医药和中村制药的资料,我现在就让专人过来向你汇报情况!"  "真的吗那真是太感谢了!"  叶不凡瞬间大喜过望。  关于东洋汉方医药的情报,对叶不凡来说很重要。  苏如烟和宁彩儿那边,应该已经准备好了。  晚上苏如烟等人一道京都,就会第一时间向他汇报。  不过,叶不凡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全面了解一下东洋的汉方医药的情况了。  "什么事情这么高兴"  一旁的柳半夏疑惑道。  "熊将军已经派人来给我介绍东洋汉方医药的情况了!"  叶不凡正色道:"我突然发现,以前好像低估了东洋的汉方医药了。  只有详细了解中药在东洋的发展,特别是,东洋中药的长处,再加以借鉴,我们才真正有可能守护好中药这个我们大夏国人的传家宝。"  听到这,柳半夏也暗暗点头。  先撇开东洋人的劣根性不说。  不得不承认,东洋人在很多方面,确实比大夏国做的好。  这是值得深思的地方。  取长补短,大夏国才能更加强大嘛!  没过多久,大夏国贸易部和对外交流局的人就到了。  从他们凝重的脸色来看,形势便不容乐观。  "东洋占据了目前全世界90%的中药市场销售份额。"  "国人一直自豪地认为,中药是我们的国粹。然而,了解真是情况之后,很容易让咱们大夏国人感到尴尬、窘迫。"  "东洋人曾说:现在我们向大夏国学习中医,十年后让大夏国向我们学习。  东洋政府也给予了大量支持。根据东汉张仲景《伤寒杂病论》中的原方,目前东洋有210个处方受到普遍应用。  东洋早就把汉方药列入健康保险,把主要的210个有效方剂及140种生药列为医疗用药,可以进入医疗保险,这样患者采用汉方药个人就只需要承担10%—30%的费用,大大鼓励了汉方药的应用。  随即,中医在东洋实现复兴,特别是汉方药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 东洋汉方药厂有200家左右,汉方制剂多达2000多种。  89%的东洋医生会开汉方药处方,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%的速度增长。  目前东洋6万家药店中,经营汉方制剂的达80%以上,在药局、药妆店的显著位置,基本都能找到汉方药。  东洋民众也非常认可汉方药,近80%的东洋人认为,汉方医药治疗慢性病十分有效,60%认为汉方药能促进健康长寿。  东洋中村制药生产的贴付剂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,年产膏体1.8万吨,相当于12亿贴,连接起来可以绕地4.2圈,产量居世界第1。  目前东洋汉方药占据了全世界90%的中药市场销售份额  《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》《金匮要略研究》  比如,津村制药的六君子汤,就被西方医学界用来进行辅助抗癌治疗。  重视传承中药原料、中医典籍,是中医药的两大法宝。  中药强调"道地药材"。  中村药业先后在大夏国建立了70多个gap(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)药材种植基地。国内拥有最多gap基地的中药企业是同仁堂,而同仁堂gap基地也才只有8个。大夏国生产的大量药材原料出口到东洋,东洋进行加工再把成药卖到全世界。  重视中医古籍的传承。不同于西医,中医药的智慧植根于大夏国传统古籍之中。现在东洋汉方医籍的藏书量仅次于大夏国,还有20多家汉方医籍出版和翻译机构,每年出版汉方医药书籍100多种,其中不仅注重古代书籍,还特别关注大陆和港台地区最新的中医药研究动态,还在大陆和港台地区设立专门机构,收集所有中医药出版物,为其所用。  中医在东洋发展也并非尽善尽美。比如,东洋对中医存在"废医存药"的情况,在东洋,汉方药与西药相比,也还不是主流。  但这却给我们最大的赶超机会。  毕竟中医药是我们大夏民族的传家宝。  但是放眼全球,日韩占据目前海外80%中药市场销售份额,大夏国出口中药仅占5%左右。而早在2016年,核心期刊《中草药》更是提到,东洋汉方药占据了全球90%的中药市场销售份额。就连大夏国游客,也经常到东洋药店抢购汉方药自用或馈赠亲友,一些东洋中药制品更是各大电商平台海外购的火爆单品  看到这里,相信很多人都会心生疑惑,中药不是起源于大夏国吗,为什么全球生产中药最强的国家却是东洋  东洋全球90%大夏国市场份额,竟然是靠它拿下  这还要从中日中医药行业不同的发展情况来说起。在东洋,中医被称为"汉方医学",中药被称为"汉方药",而东洋汉方药在海外流行的秘笈便是标准化,从而不会与欧美标准发生冲突。  以我国中医药国际化最大的竞争对手,东洋最大的汉方药制药企业——中村药业为例,该企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药理、毒理、剂型成分分析的标准化、规范化等方面的研究,通过科学化的方式,将中医药的精髓与西方医药学接轨,自然就更容易通过欧美严格的药物审查。  再看研发实力,在海外中药市场上,大夏国拥有的专利权仅为0.3%,东洋却占据70%以上,尤其东洋还获得了《伤寒杂病论》《金匮要略方》中的210个古方专利。重科研、重专利、标准化已经成为东洋中医药横行全球的利器。  在五千余年的悠久历史中,中药材资源以及完整的理论体系、实践经验等技术资源,本应是我国中医药行业在国际上取得绝对地位的核心优势,如今却一点点正在被他国超越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。